找到相关内容159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与园林风格的演变(2)

    莺亭摘瓜、安闲堂解粽、珍林剥枣、把菊亭采菊之类的生活逸事,既有日常人伦活动,又富有园林雅趣。约斋居士的活动很有禅师所说的“平常心是道”的气息。比如他记四月初八日,先是“亦庵早斋,随诣南湖放生、食糕糜”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5564017.html
  • 从罗汉寺走出的一代大师——桂仑法师

    生活中去,就是凡事不要执著,以“无所住心”即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诸事诸物。桂仑强调,由于有了无所住的想法,才会有这种认识,并且在这个基础上,最终掌握了佛教深奥的般若智慧,并将它用于...,照亮了众人的学佛心田,给学佛的人提供了一条解脱生死的道路,他们是众生有情学佛的榜样。马祖生前提倡要用一颗平常心的心态来修持佛法,自始至终把握“平常心是道\桂仑遵从祖师的遗训,以平常心做出...

    黄夏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1664100.html
  • 从菩提达摩到大意宗杲——一个禅学认识架构的历史形成

    遇境交接俱是可以凝聚佛性的焦点意识,一切法,俱是必要的符号、俱是启迷成悟的契机。洪州禅直接就惠能禅法真心本体之用,进一步开展出“性在作用”,更加强调没有寂然不动的本质,在“平常心是道”的内涵下,一切...

    林湘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2064105.html
  • 大念住经要义(一)

    。这种对身外之物汲汲营取、强烈的贪欲心,造成心理沉重的负担,导致身心疲惫,于是纠纷不停,烦恼不断。针对此一妄执,佛陀开示修不净观法门,藉此对症下药,解脱烦恼。  人都贪生怕死,都不能以平常心去面对死亡...

    陈燕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3464176.html
  • 20世纪的求法新潮与密教热

    平常心’超越现实的禅宗,正因为成功地实现了佛教的中国化,适应了中国本土文化,才得以成为千余年来中国佛教的主流和代表。密法,实质上是一种瑜伽行者修炼的法门,在西藏全民信仰、政教合一的环境下规范化、形式化,其...

    陈兵、邓子美 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2264226.html
  • 冯学成:四十年学佛经验

    规范、有所优化,翻译成现在的说法,就是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,养成一个良好的价值观念。这个就很好了,我认为这样的学佛就很不错了。我四十年学佛其实也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,就是平常心,平常人,做平常事。好...

    冯学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4064546.html
  • 禅宗与文人画(1)

    道理,人人都有佛性,“人即有南北,佛性即无南北;狨獠身与和尚不同,佛性有何差别”。(《坛经》)到了马祖道一和石头希迁后,禅宗进一步强调“平常心是道”,把“自心”进一步具体化,把佛性与日常用事联系起来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5764954.html
  • 慧能禅学思想研究

    人人们的生活,强调“平常心”,注重在日常的言语动作中见性成佛,“佛法在日用处,行住坐卧处,吃饭吃菜处,语言相问处,所作所为处”。使“佛性&...

    温金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00764978.html
  • 大乘唯识学派的五位百法

    因,凡能生起苦果的,都称为苦具。无嗔即是要以平常心来对待人生之苦及能引起苦的种种原因,于众生不生恚憎之心,常以悲愍之心对待众生。   无痴,是要求众生明白佛教所说的道理。《成唯识论》中解说无痴:“于诸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21965107.html
  • 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思想的关系

    应该在日用中时时处处保任和体会此所了悟之境,处处不离自性,只此体悟大道而己,更无别事,由此进而达到任运无为、自由无碍的妙用境界,这种妙用境界,马祖通常以"平常心是道"的命题来概括。  以上四种格式有层次...

    邱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61965341.html